华球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道息肉,不能一刀切

发布时间:2018-05-2854323次浏览

做肠镜时,经常有人发现胃肠道长了息肉,觉得无所谓,对医生的建议置若罔闻。有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而80%~90%的肠癌是息肉恶变产生的。诱发肠道息肉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肠道息肉,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小肉疙瘩。它们的大小形状各异,有的像米粒、黄豆,有的像小灯泡、小草莓等。

好好的肠道为何会长息肉?这主要有5方面的因素:1.感染:肠道慢性感染,容易产生炎性息肉;2.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3.胚胎异常:有一种“幼年性息肉病”,与胚胎的发育异常有关系;4.生活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爱吃肉,不爱吃菜),与结直肠息肉的产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5.遗传:一般认为,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肠道长息肉后会出现很多症状,如便血,轻的有少量出血,重的可以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原来每天1次大便,突然改为每天大便3~4次;或是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很多人都担心:息肉会发生癌变吗?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常见类型有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3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在临床中,医生一般会根据肠道息肉的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和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1.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理检查;2.直径大于3厘米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3.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黏膜肌层或浸润黏膜下层则属于浸润性癌,应按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黏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较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应密切观察;4.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无须特殊治疗。

想要预防结肠息肉,平日里要注意少吃肉,特别是红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此外,建议多吃粗纤维食物,多运动。下列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年龄大于50岁。此外,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要定期体检,以期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对于息肉,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用过分惊慌,要在正规医院医生的帮助下根据息肉特征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肠道息肉是什么
肠道息肉是在肠道黏膜上突出的赘肉,这些赘生物有增生性的、腺瘤性的、还有就是炎症引起的这种情况。大多数的是腺瘤性的比较常见,而这类息肉后期会有发生恶变的可能,一旦发现肠息肉这类东西就要及时进行肠道检查,同时再做病理上的诊断来判断有没有发生肿瘤的风险。肠道息肉发现以后可以及时切除,这样可以预防病变,而且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调理肠道健康,如果发现肠道不适就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可以避免肠道疾病严重的病变,每年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肠道有没有问题。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09

88830次收听

肠道息肉病的症状
肠道内的息肉不同位置表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小肠内的息肉会出现长期的腹痛和腹泻的问题,而结肠息肉容易出现腹泻次数增多、便血的现象,脓血便、粘液便都是肠道息肉的表现症状。当然也不是所有肠道息肉都会出血,发现便血以后就要及时的进行诊断,来确定是哪一类型的疾病。如果是肠道息肉的话就要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另外可以做病理上的诊断来确定有没有恶变的可能。平时注意饮食可以保护肠道健康,每年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77313次收听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肠道息肉指是结肠息肉,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主要跟年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遗传、肠道慢性病变等有关。一、年龄。临床上可发现结肠息肉随着年龄增多、增大逐渐出现,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二、跟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多吃纤维素食物对息肉形成有一定减少作用,多吃辛辣食物、高脂饮食,可能会增加息肉生长风险;三、跟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某种多发性息肉病,明显跟父母遗传基因缺陷有关;四、肠道慢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也可形成炎性息肉。息肉对身体危害主要跟性质有关。如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但不是马上就会发生癌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若提早发现息肉,给予内镜下处理,可避免以后发生恶性肿瘤情况。
语音时长 01:37

2020-07-03

50051次收听

肠道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道息肉通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依靠内镜下的检查才被发现。当引起一定症状的时候,说明息肉长得已经非常大或发生不好的变化,导致肠腔狭窄,或侵犯肠壁外的一些结构,引起一些症状,肠道的息肉通常指的就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是目前发病机制很不清楚的疾病,认为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息肉的发病率就会增高,同时认为跟基因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某些家族性息肉病是明显存在着基因上的缺陷。还有跟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关系,目前认为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息肉发生,多吃纤维素饮食可以减少息肉发生,息肉又分腺瘤性息肉、增生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多种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需要关注,因为腺瘤性息肉在长到一定程度,比如大于2厘米,经过8到10年的时候就有一定癌变的可能,所以在肠镜下通过及早的发现给予处理,可以得到治愈的目的,避免发生肿瘤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1

2020-07-03

55295次收听

肠道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肠道息肉手术后第一天吃流质饮食、第二天吃低渣的半流质饮食、第三天吃完全的半流质饮食、第四五天可以逐渐恢复成软食。肠道息肉手术指的是内镜下的切除,手术损伤比较小,术后吃什么要依据切除的息肉大小和数目来控制。如果切除的息肉特别大,或数目特别多,担心有没有术后迟发出血的情况下通常是进食一天,因为要吃东西后有大量食物进去,如果再出血,用内镜下重新进去止血。有大量的大便或食物的渣子,就会挡住出血的部位,导致止血困难。如果情况没有这么严重,术后第一天可以吃流质饮食,吃不含固体食物,少食多餐的原则,比如米汤、粥类,不要吃牛奶或鱼肉汤易引起腹泻,而且引起肠道痉挛,会加重肠道出血。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低渣的半流质饮食,如粥、面糊,应少食多餐为主。如果术后一两天都没什么事,第三天就可以吃完全的半流质饮食。如果没有什么情况,第四五天就可以逐渐恢复成软食。
语音时长 01:40

2020-07-03

57648次收听

胃肠道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肠道息肉的出现本身和便秘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有效达到预防效果,首先就不应该憋大便,也不应该经常性的服用药物,更加不应该长时间的摄入过多的脂肪,另外也是要通过按摩肚子的方法来改善,在日常的饮食中尽可能的多补充维生素c,可有效减少胃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道息肉患者会有腹痛的情况出现,还会有便血的情况,便秘等,建议观察这些症状,然后去医院做检查。肠道息肉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建议及早的去医院,然后告诉医生,配合医生采取治疗,以免患者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所以一定要重视。
肠道息肉是什么
肠息肉就是在肠道粘膜里边长出来的一些小的结节样肿块,就是不停地生长叫息肉。这种情况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对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当发现的时候就要尽早的加以控制。
肠道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肠道息肉手术后所吃的食物应该是容易被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包子等等,也可以喝点粥。在做粥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蔬菜,既有营养,也可以助身体的恢复。另外,人们可以吃点碱性食物,碱性食物的好处是,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让身体恢复的更快。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形成原因包括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吃腌制品食物等饮食因素,以及还包括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等,这些均是生活之中常见的结肠息肉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