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颈动脉支架防治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颈动脉狭窄除了可造成脑供血减少外,常因狭窄部动脉硬化斑块破碎、局部血栓形成脱落、斑块内出血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血管疾病引起的。治疗颈动脉狭窄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发展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即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过去的50年中,这种手术为脑卒中的预防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十年来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腔内成形、颈动脉支架置入技术日臻成熟,特别是脑保护技术的发展,为颈动脉支架技术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条件。
颈动脉支架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器材通过血管腔在颈动脉的狭窄处放置金属支架扩张和支撑狭窄部的微创治疗技术。它损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是一种很有优势的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新技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架置入的指征与手术类似,临床上根据病人平时有无症状分别掌握。所谓有症状即是有过小卒中(TIA)发作如一过性黑蒙或肢体麻木、无力等,或是既往得过中风,经过治疗现已基本恢复正常者。对这些人治疗标准要稍微放宽,如相应一侧颈动脉狭窄超过50%以上即可考虑。
对没有症状的患者则应狭窄在60%以上才予考虑。总体上狭窄达70%~99%的病人更适宜做这一治疗,因为此时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当然,临床上还有一些影像学指标做参考,一些年老体弱的病人、手术技术难度较大的病人、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人,也可以进行支架治疗。
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在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作血管造影,用球囊导管扩张,再用支架输送导管将支架送至狭窄部位并释放,必要时再进行扩张,手术就完成了。支架治疗少有外科麻醉、手术损伤并发症,可能发生的术中神经系统损害曾阻碍它的临床推广应用。这是因为操作中由血管扩张产生的硬化斑块及血栓碎片顺血流入脑会造成脑栓塞。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种脑保护装置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远端球囊阻塞型,一种是近端球囊阻塞型,还有一种是远端滤器型。以远端滤器型为例,它是用高技术生产的精密器材,在对狭窄部进行治疗前,先将这一装置送到狭窄部远端,在那里释放形成一只像雨伞一样的滤器,在“伞布”上有很多小孔允许血液通过,但稍大的斑块、血栓则被滤器挡住,操作完成后滤器可以像雨伞一样收拢,将收于其中的斑块、血栓带出。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
脑卒中重在预防 欧美国家的缺血性脑梗塞发病率曾较高,通过几十年的积极预防,目前发病率已明显降低。在我国,大部分人还只是用一般药物预防,积极的预防观念不够,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脑卒中是可以积极预防的观念。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包括手术切除、腔内扩张、上支架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颈动脉内膜是较为成熟的预防方法之一,上支架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技术,随着脑保护技术的不断完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创伤小、效果好的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梗塞是怎么得的
- 2 脑梗塞由什么引起
- 3 脑梗塞应该多该注意什么
- 4 脑梗塞应该注意什么
- 5 脑梗塞是怎样形成的呢
- 6 造成脑梗塞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脑梗塞
- 8 脑梗塞是怎么来的